一針定生死 植入晶片可保命

20151219-1

無錯,這一針非同小可,因為它可在關鍵時刻把你的愛貓從死亡之門救回來!早前外國有一篇關於貓兒與主人失散8年後重聚的新聞報道,的確是令人雀躍的事情,8年對人來說已經是很長的時間,對貓來說,更是大半生。試想像,你有一個親人跟你分開大半生,會有怎樣的感覺?

20151219-00
Photo: Joelmills

這隻叫Ginger的虎斑貓原來在8個月大時已經走失了,牠原本是在一家收容中心領養的其中一隻家貓,有晚上外出的習慣,後來發現沒有回家,當時主人找了一整年甚至已打定輸數,認為貓兒凶多吉少。幸而,因為主人知道貓是植入了晶片(Microchip)的,所以亦向收容中心報告失貓的情況。

雖然多年來還是沒有消息,怎料最近有人在自己的店附近發現這貓兒,並照料了牠兩個月,最後因懷疑貓兒有孕而把牠送到該收容中心,成為這失散8年的貓兒與主人重逢的締機。循例檢查下掃描到晶片,並確定牠就是Ginger。也刷新了該中心的新紀錄,成為失散時間最長的貓,當然這個紀錄的條件是貓是可以被確認到牠的身份,關鍵就是那一個在身上如米粒般大小的晶片!

這件事件勾起了筆者一些回憶和慨嘆,筆者多年前已去信香港當局,為了減少寵物棄養和被虐的情況,應盡快推行規定貓隻注射晶片的條例,尤其要強迫所有經營貓隻領養的機構必需為貓兒注射晶片,減少流浪貓的問題反覆出現。並且應提供註冊服務,強制寵物主人必須就著晶片資料作註冊,防止人們隨便棄養,或進行違法的行為,當然也必定可以讓失貓更快重回主人的懷裡。

可惜,這建議還沒有得到重視和實施。幸而,在我們血統貓繁殖群體來說,從外地進口貓兒基本都已植入晶片,很多人也主動為下代貓兒植入晶片,基本功夫都做好了,筆者亦樂見有一些動物收容機構亦自願地進行晶片植入和記錄領養人的資料程序,所以相信未來就算要完善法例也是絕對可行,因更大力度地推動動物福利的基礎早已做好。此外,一些為寵物而設的保險產品,也是需要受保的寵物植入晶片的,假如真的遇上不幸,這也能某程度上減少主人在治療上的支出。

植入晶片是非常簡單,看片就明白:

就著這個報道,筆者最想提醒兩點:

  1. 必須為失貓掃描晶片
    如你是貓的主人,最好當然早點為貓兒注入晶片(找獸醫做,很簡單的),你作為牠的主人的身份也因而得到確立,不幸走失,別人可憑它去找主人。理論上,若獸醫或收容機構知道是失貓,正常動作都會掃描一下貓身上有沒有晶片,這是找尋主人的最佳線索啊!主人們如已為貓植入晶片,記得把號碼記下和保管好,一旦貓兒走失、被偷,那就是救命用的,無論是收容機構抑或政府部門都應盡點力,讓生命有得以延續的機會。
  2. 貓應養在室內
    如不想貓兒走失,應把貓養在戶內,外國跟香港情況不同,筆者跟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一樣,極反對在香港這樣複雜的環境讓貓外出。

筆者雖然最關注是如何透過植入晶片來提升香港整體的愛護動物水平,但這必須透過立法來達到目的,暫時香港難免較落後。政府較傾向在控制狂犬疫症上作考慮,基於現時瘋狗症在香港得到控制,為貓施打瘋狗症疫苗的需要並不大,加上業界和動物維權的人也未見很熱衷,甚至聽過有不少人反對,看來要大部分人能把晶片和瘋狗症疫苗分開來考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科技是會進步的,筆者希望將來甚至會有新的科技,例如可以研發一些更先進的微型晶片,如加入GPS功能等等。或我們可先看看外國一些生產商如何運用晶片吧,合不合用就不知道了,但起碼讓我們看看還可以有多些作用的吧。


當入屋的隱形鑰匙?


控制進食?

筆者明白,永遠都會有不同或相反意見,但植入晶片又會否帶來健康風險呢?從多個憑晶片尋回走失動物的個案看來,似乎那才是對動物福利最好,相信大家也會有答案吧。

原文:2015年12月19日 Raymond Wu

About the author

Kiwidom Cattery

Cattery specialized in British Shorthair since 2000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