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貓疾病當中,最可怕的就是一些未有藥可治癒的致命疾病,當中最令人頭痛的包括了三種可傳染的病毒感染:貓白血病病毒FeLV(Feline Leukemia Virus、貓愛滋病毒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和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它們都會抑制貓的免疫系統,在現時仍未有有效藥物下,患病貓隻大多難逃厄運。
病發離世都不明因由?
最可怕的是,感染這些病毒的貓最初難以看出病徵,一旦發病就可能已經十分嚴重,而三種病毒引致的病徵也有相似,所以獸醫都會被考起,難於斷症。由於三種都稱得上是絕症,主人知道後難免也會很傷心,病魔來勢洶洶,試問誰還有心情去探究最終確診是甚麼,最後怎樣去世大家都顧不及。更重要是,它們也是難於用簡單的測試來分辨,就算有快速的測試,那不是百分百準確辨認出是那一種病毒。所以,養過貓而又遇過這幾種病的貓主人,經常也會不明所以地接受貓兒去世的消息,甚至怕了再養貓。
病發前已可檢驗出FeLV和FIV
話雖如此,其實如果你已養不止一隻貓,又或準備第一次養或養更多貓,你仍是需要知道之前的貓是怎樣離世,又或準備養的貓有沒有感染這些病毒,因為這三種病毒都是會傳染的,影響深遠。其實FeLV和FIV都已經有發病前可做的病毒測試,可以檢測到貓是否已感染了病毒,讓主人和獸醫作好準備,如陽性的話可對貓作出隔離等措施,以防病毒散播。
FeLV和FIV都是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在份子生物學上我們已有技術更準確地把病毒的抗體(antibodies)和抗原(antigens)檢測出來,用的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Z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和IFA(immunoflourescent assay),從樣本中以所知的酶連上與病毒特定相關的蛋白份子並染色,從而得知貓是否已帶有病毒。這跟一般的抗體、抗原的快速測試套件是不同的,可靠性會高很多。現時香港有一家叫安活生物科技的實驗室已有提供這兩種病毒的篩選測試。建議大家就算貓兒是健康也好,對來源不明的貓或有外出記錄的貓,都值得做這個測試。
有關測試可向你的獸醫查詢,或與該實驗室的科學人員查詢:http://www.amvet.com.hk/news/fiv-felv2
快速的測試有何用?
筆者聽過不少朋友因為有FIP、FeLV或FIV的病徵時(如之前所講,有些病徵都很似的),獸醫幾乎會即宣判死期將至,因為它們帶來的病情通常都是很急和很嚴重,舟車勞動和受壓力影響下,貓去到獸醫診所時,狀態一般都會變得很差,獸醫做了目測和觸診後,加上驗血的數據,大概都會有結論:麻煩肯定大。
獸醫此時會建議做一些簡單測試,例如用一種可快速分辨這三種病毒的Test Kits,其目的之一是想知道患上非常棘手的FIP病毒的可能性,以往多是FeLV/FIV一個Kit,FIP又另一個,最近有一家生產商Virbac推出了三合一的Kit:Speed Trio FeLV/FIV/Corona。多了這個測試結果,便可較有方向地決定安排進行FeLV/FIV還是FIP的進一步診斷,治療呢?也只能說是輔助性質,以最棘手的FIP來說,其實根據很多研究和獸醫的經驗,在一定的時間後都必會殞命,所以已成為貓界和科學界首要對付的重要疾病。補充一句,如果想確診更準確,建議也做以上提及過的FeLV/FIV實驗室測試,如果貓兒更早時已做了,遇上病徵出現時,其實也能幫助篩選。
▲以往快速的FeLV/FIV和FIP的測試Kits。
▲最近已有三合一的測試套件。
FIP仍是不治之症
好了,說了一大堆,終要說最令人困擾的FIP貓傳染性腹膜炎了,在這三種傳染病中,它的病因是最特殊的,FeLV或FIV都是因為接觸帶致病病毒的貓而感染,FeLV已有疫苗,而FIV跟人的HIV近似,所以得病的機會或感染後的情況都可以預知。但FIP的個案,傳染的情況不太明確,病發多出現在兩歲以下的幼貓,惟也一樣有年長的貓確診,非常飄忽。FIP發病後會引起免疫力低下,病毒會攻擊身體多個器官,有乾性和濕性兩種,後者會因為腹腔和胸腔積有大量體液,影響呼吸和活動,身體逐步衰弱,過程令主人感到極不好受,其實有點恐怖。
FIP惡名昭彰,在於它既難以確診,亦無法預防,更沒法治癒,就如魔咒一樣纏繞著愛貓人和獸醫界。以上的測試方法其實已可從FeLV/FIV篩選出來,但都未足以確診是FIP,因為FIP的發病原因是相當複雜,2013年科學家發現引致FIP發病的FIPV冠狀病毒(FIP virus)與不會致病的腸道冠狀病毒FECoV(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的基因排序有細微變化,相信引致發病的病毒是從FECoV突變而來,其中Spike S1/S2的蛋白基因相信是元兇。
當然,科學家還未找出導致突變的原因,為何一種相當普遍的腸道病毒可以搖身變為殺手病毒,當中的謎若解開,相信會為這種疾病帶來曙光,甚至可以發展出新的疫苗預防。
▲冠狀病毒,外面紅色的就是Spike蛋白,或會因為某種原因突變,當遇上相應的蛋白酶就會打開,讓病毒活躍起來。(圖片:Cornell University)
有關FIPV與FECoV病毒的基因研究:http://wwwnc.cdc.gov/eid/article/19/7/12-1094_article
在現階段,FIP仍是不治之症,也不易診斷,雖然可從FeLV/FIP篩選出來,加上病徵上可判斷,但僅靠這樣也未足以確診,還需要做多一些測試,以往用的抗體測試或以上的快速測試,一方面對數量不多的抗體反應度低,另一方面也無法分辨到不致病的FECoV和致病的FIPV。其實很多有經驗的獸醫已比以往對FIP有認識,從病徵和的身體狀況和驗血數據已能掌握了大半個結論,只要確定血液、器官或腹水等含有冠狀病毒,基本上已有定案,但抗體測試不可靠,所以近年很多獸醫已利用實驗室的RT-PCR測試,提高檢測樣本中的FCoV冠狀病毒的敏感度,準確確定是否帶有冠狀病毒,而香港已經有這種實驗室測試。
筆者在網上看過,外國的IDEXX實驗室甚至已有分辨未變種的FECoV和已變種致病病毒FIPV的PCR測試,正是針對早前研究所知有變種的兩個Spike(S)基因來進行檢測,未知香港是否已有或將來會有,但相信基本的冠狀病毒測試加上獸醫的診斷經驗,已能對很多患病的貓作出確診,令主人們得知更清晰的病情。
有關貓冠狀病毒的RT-PCR測試文章:https://ahdc.vet.cornell.edu/docs/feline_coronavirus_fcov_rt-pcr.pdf
有關IDEXX的FECoV RealPCR測試的個案文章:https://ahdc.vet.cornell.edu/docs/feline_coronavirus_fcov_rt-pcr.pdf
▲香港的獸醫已有安排給貓兒進行冠狀病毒的PCR測試。
FIP可以預防嗎?
很可惜,FIP現時仍是不治之症,過往很多文獻指大部份來自繁殖者或者庇護所的貓都會感染冠狀病毒,但偏偏那時都未有普遍地進行PCR測試,所以說法成疑。現在已有PCR測試,要知道貓是否已帶有冠狀病毒不難,未知將來會否有新的普查數據。不過,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家族,找到也不一定是致病的FIPV,也未必是不致病、未變種前的冠狀病毒,未發病時的陽性或陰性結果,都只能作為參考,是故很多獸醫都提醒主人們,千萬不要因為陽性的結果就讓貓人道毁滅,因為隨時是誤會一場,何況,變種的理論如是正確,貓也可能一世也不發病,請給牠們生存下去的機會吧。病毒的散播可以很廣泛,貓多的地方傳播不奇,那當然還包括獸醫診所,病發的貓必然會去到獸醫那兒,那裡存在較多致病病毒也是理所當然。
現在科學家都相信FIP的致病病毒基因已找到,但引致病毒基因突變,甚至病毒如何運作,還有很多未清楚的地方,要預防也是朿手無策嗎?其實未必,很多繁殖者和獸醫累積了多年經驗後,無論病毒怎樣,最重要是保持貓本身的健康體格,讓牠們的免疫系統時刻都保持最佳狀態,能不能抵禦病毒入侵、防止變種或是消滅病毒筆者不敢說,但起碼可減少其他疾病的機會,也是很重要。有數十年經驗的養貓人、繁殖者和獸醫們都曾告訴過筆者,尤其是幼貓,要盡量不讓牠們受驚,這或可能是一個方法。
養貓人應懂得替貓探熱
所以,作為負責任的繁殖者,我很想大家明白,帶太年幼的小貓回家是需要冒非常大的健康風險,所以建議大家,無論是領養抑或購養,都應盡量選年紀大一點,健康狀態可以更易判斷的幼貓,太小的幼貓很易受驚,而環境突變都是影響免疫系統的主要因素。
如果真的需要照料年幼小貓,建議大家應經常留意貓兒的體溫,以上三種病毒感染後,一旦發病,其中一個病徵就是發燒,當連續發燒多天不退,就已經非常危險。建議養貓的朋友家裡都要長備一支適合貓用的探熱針,例如人類小孩用的就可以,一旦發現貓有異常,如食量下降、大小便次數變化、精神不佳等等,當然應第一時間去看獸醫啦!
至於貓的體溫,正常應在大約37.7 – 39.1°C (100 – 102.5°F),一般來說,幼貓的體溫是隨成長而變高,安靜時大約是38°C-39°C,在玩耍時或緊張時也有機會超過39°C(所以量度體溫應待牠們安靜下來時做,你明白為何每次去獸醫診所時,獸醫都要你在外面等起碼十分鐘嗎?就是這原因),如接近或已逾40°C,就不容忽視,一定要盡快看獸醫。
▲要知道幼貓的身體健康狀況,量度體溫是十分重要。
有關貓白血病:http://www.vet.cornell.edu/fhc/Health_Information/brochure_felv.cfm
有關貓愛滋病:http://www.vet.cornell.edu/FHC/health_information/brochure_fiv.cfm
有關貓傳染性腹膜炎:http://www.vet.cornell.edu/fhc/Health_Information/brochure_ftp.cfm
甚麼是PCR?
英文全寫為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中文譯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應用於份子生物學的技術,於1990年代初期發明出來,可把極少的樣本中某指定的DNA分段複製,擴大其數量,從而令生物檢測或基因複製變得可行。而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則是將RNA分段作逆轉,轉為互補的DNA分段,然後擴大數目作檢測。存在於病毒的RNA就是用這些方法檢測,從而得知病毒是否存在。
維基百科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A%E5%90%88%E9%85%B6%E9%93%BE%E5%BC%8F%E5%8F%8D%E5%BA%94
敬請注意:以上並非任何疾病的治療方法,僅為相關疾病的知識參考,如需要為貓作治療及診斷,請務必帶貓到合法註冊的獸醫接受診治。
文章及圖片,除特別註明,均為本文作者原創和擁有版權,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
本文作者:Raymond Wu (Kiwidom Cat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