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新手70】蚊傳心絲蟲病

又到春夏,蚊子開始活躍,會傳播的其中一種寄生蟲就是心絲蟲……

心絲蟲威脅犬、貓和人

香港氣候潮濕,加上人口稠密又對公共衞生的意識薄弱,經常產生大量能傳播致命疾病的蚊,隨時禍及人類和貓、犬。

而其中一種常見又對犬隻生命最大威脅的就是蚊傳播的心絲蟲(Heart Worm),又稱心絲血蟲或惡絲蟲,屬線蟲動物門(Nematoda),會造成的疾病稱為心絲蟲病(Heartworm Disease/ Dirofilariasis)。顧名思義,這種寄生蟲主要是寄生在宿主的心臟裡,堵塞血管,尤其是犬隻,感染後大多無法根治,最後會死亡。

雖然這種寄生蟲對貓和人造成致命的影響相對低!但近年氣候變化,蚊患變嚴重,令這類寄生蟲也得以大量傳播,故不能不防!

蚊叮咬後傳染

最流行的心絲蟲病是由Dirofilaria immitis這個品種的心絲蟲引起,當蚊子叮咬受感染的犬隻時,會把其血液內的絲蟲幼體(Microfilaria)吸入,蟲體會在蚊的體內演化的幼蟲(Larvae),當蚊再叮咬其他哺乳類動物或人類時,就會把這些蟲體傳播給新的宿主,令其感染。

這品種的心絲蟲專攻犬隻,因為多會在犬隻的心臟內(肺動脈)大量繁殖,造成堵塞,嚴重影響其健康,有機會導致死亡,而且用藥物根治是十分困難。

▲犬隻感染心絲蟲(Dirofilaria immitis)後,會大量繁殖並移到心臟,有機會令犬隻突然死亡。(影片截圖)

▲有關Dirofilaria immitis心絲蟲的生命史受心絲蟲/心絲血蟲感染的犬隻,成蟲會集中在心臟和血管裡生長,會造成嚴重健康問題,更糟是沒有安全的療癒方法。雖然貓和人類未必有嚴重病情,但一樣有機會被蚊叮後受到傳染,有些貓的病例與犬隻是一樣,而人的病例包括絲蟲的成蟲存活於不同組織或器官內,須以外科治理。

貓受嚴重影響機會較低

對貓而言,當被帶有心絲蟲幼蟲的蚊叮咬後,也會讓其幼蟲經血液傳到身體各部份,成蟲也通常會停留在心臟和肺部的血管,有時或會移至神經系統。雖然如此,由於這種心絲蟲在貓體內不能活太久,也鮮會在貓體內大量繁殖,故大部份情況都未必有明顯病徵,並難以診斷 。

話雖如此,如貓感染後受嚴重影響,或會出現以下病徵:

  • 咳嗽
  • 呼吸會變急速和較用勁
  • 食慾下降
  • 嘔吐
  • 神經系統徵狀(癲癇、失去協調、無法平衡)

如懷疑貓受感染,應盡快求醫。始終不受感染是最好的,故做足預防措施是必須的!     

惡絲蟲不止一種

上述的心絲蟲Dirofilaria immitis只是其中一個惡絲蟲品種,而會影響人和貓的還有其他,如Dirofilaria repens,人感染後移到眼睛位置,而香港也曾發生過類似病例,甚至發現一個香港的品種Dirofilaria hongkongensis,最主要而又有效繁殖和傳播的宿主仍然是犬隻,而蚊當然是傳播媒介。

▲惡絲蟲有不同品種,常見的如上圖兩種,犬隻是主要宿主,經蚊傳播給人和貓,甚至其他哺乳類動物。
Human and Animal Dirofilariasis: the Emergence of a Zoonotic Mosaic (1.7.2012) | Authors: Fernando Simón fersimon@usal.esMar Siles-LucasRodrigo MorchónJavier González-MiguelIsabel MelladoElena CarretónJose Alberto Montoya-Alonso (DOI: https://doi.org/10.1128/CMR.00012-12)

預防勝治療

預防方法:

  1. 防蚊:注重環境衞生,避免積水令蚊大量繁殖,家居窗戶可使用防蚊網,以避免外來的蚊飛進室內叮咬人和貓,是最有效防蚊傳傳染病的方法。
  2. 不外出:貓應留在家裡,減少因外出而遭蚊叮咬的機會(當然在室內也有機會被叮咬的)。
  3. 預防藥物:如家裡養有犬隻,請在幼犬時(約3個月大)盡早開始施以獸醫處方的預防藥物,如遇犬隻未知有否感染,請務必由獸醫診斷。犬隻是這種寄生蟲的主要宿主,所以這跟防蚊同樣重要。雖然貓感染後有嚴重健康問題的情況不常見,但如貓的健康狀況、居住和活動環境有需要,請向獸醫諮詢使用預防藥物,當然每年看獸醫和定期杜蟲是必做的。

有關心絲血蟲的更多資料,可參考美國心絲蟲協會(American Heartworm Society):
https://www.heartwormsociety.org/pet-owner-resources/heartworm-basics

<影片>

7個有關貓心絲血蟲的事實 The Seven Deadly Truths of Heartworm Disease in Cats(American Heartworm Society)

治蚊患 人人有責

香港居住環境一向特別多蚊,就算不是郊外,由於人口密度高而且中國人社會普遍忽視環境衞生,創製大量蚊可以繁殖的條件,所以解鈴人還需繫鈴人,大家要顧己及人,齊齊努力防治蚊患啦!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蚊患和致命的疾病(包括2015年曾在港發現多宗的惡絲蟲病)可閱:

蚊蟲叮咬也可引致貓的皮膚問題:

有關心絲蟲的影片 Heartworm: Biology and Lifecycle(by American Heartworm Society):

▲這是非常詳細的講解。

About the author

Kiwidom Cattery

Cattery specialized in British Shorthair since 2000

View all posts